close

今天是清明節,聖週在昨天劃下句點,今年在主顯聖母堂(文萃樓)過的聖週,大部份都是台語彌撒,剛開始還覺得台語彌撒好彆扭,因為又不會講,唱的也用台語,昨天神父講道後,恍然大悟,其實台北的台語彌撒算小眾吧,不像中南部,多用台語,其實小時候在嘉義,也都是用國語較多,後來搬到台中,似乎台中市的教堂用台語的還不少。


週四是耶穌建立聖體聖事,好像是聖修院的院長還是什麼的神父來,有濯足禮,仿照當時,找了12位男教友來當12門徒,前幾年在中華聖母堂,就不限是男教友,而是神父先幫幾位年紀大的教友洗,再幫其他少數教友洗,他們再去幫別的教友洗,我覺得這種作法不錯。不過去年黃神父來,就改成只洗12位男教友啦,沒想到文萃樓也是一樣呢,幸好台語彌撒雖算小眾,居然還有12位以上的男教友,可見台語教友的男女比例較平均。


週五是受難日,吃早餐時同事(中華聖母堂團長)問我有無吃素?我說沒有也,還吃了肉包,中午就改了,沒拿肉啦,晚上吃了3種水果,可彌撒完很餓呢,買了一個飯糰吃,真是美味啊!本來還考慮說到底要去中華聖母堂還是文萃樓,還是去了文萃樓,畢竟文萃樓的人少,而中華聖母堂不缺我一人吧?這天又換了一位神父,聲音很好聽哦,講的也不錯,第二天望復活的神父就介紹說這位神父是名嘴,但用台語可能稍嫌遜色。


週六是望復活,是天主教年度盛事,甚至比聖誕夜還重要呢,不過今天的神父啊,對不住,有點差呢,彌撒後他自己也承認囉,大概是臨時被叫來的吧,台語不輪轉就算了,講道我不太想聽也,啊,真想念李神父呢!拿了復活蛋就走了。


週日是復活節,因為是國語彌撒的時間,所以多了些教友,神父還是昨天那一位,雖然司儀宣布是國語彌撒,但神父還是國台語參半,大概是昨天最後他用國語講一些事情,被教友抗議聽不懂,我不知道那位教友是認真還是開玩笑,現在真的還有聽不懂國語的人嗎?尤其是那位教友看起來也不過60幾歲,不過神父從善如流,又用台語講一遍,今天文昭和馬告都沒來,不知怎樣?彌撒後打電話也沒接,只好傳了簡訊,晚上她才說兩人在中華聖母堂,下午又有追思彌撒晚上吃飯,忘記跟我講。


每年,教友們藉著聖週,再過一次耶穌受難前後的情況,用來紀念耶穌死而復活的奧跡,小時候的體認不深,只覺得每年到了某一天,媽媽會買一些麵包零食到教堂,神父祝聖後食用,好像跟拜拜的東西一樣有神奇的效用呢!前幾年回復進教堂,並實際參與聖週的活動,才比較深刻了解其中的深義,啊!其實我是一個不怎麼虔誠的教友啦,不過我認為天主教比其他宗教稍優的一點,是能入境隨俗,像可以拿香拜祖先,在中國人的社會如果不能祭拜祖先,真的有違習俗,換個立場想想看,如果耶穌是中國人呢?在種種聖經故事上看來,耶穌是不拘泥世俗的規範的,但是他也不會硬性規定些什麼吧?至於基督教從嚴遵守聖經的教誨,不能說錯,只是有些偏執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威震奇林 的頭像
    威震奇林

    jidi的部落格

    威震奇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